導讀:截至目前,大連市建立鄉鎮級回收站72個,累計回收農藥瓶和農藥包裝廢棄物227噸以上,反光膜、地膜、棚膜等農膜廢棄物2.4萬噸,農用薄膜回收率達到90%以上。
【塑料機械網 塑說各地】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降低農膜等農業廢棄物對生態環境的影響,大連市持續開展農膜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與處置工作,探索形成回收“管、控、治”三步走模式,農田“白色污染”得到有效防控。截至目前,大連市建立鄉鎮級回收站72個,累計回收農藥瓶和農藥包裝廢棄物227噸以上,反光膜、地膜、棚膜等農膜廢棄物2.4萬噸,農用薄膜回收率達到90%以上。經實地測量,已覆地膜厚度均在0.01毫米及以上,未發現超薄地膜使用情況,土壤廢舊地膜殘留值逐年下降。
一、堅持整市聯動,統籌穩步推進
一是健全四級組織,保證落實機制。成立市、縣、鄉、村四級專班,明確具體責任人,形成工作協同機制,并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指標,層層壓實責任。二是實施“三步走”推動計劃,穩步扎實推進。2018年個別試點,2019年擴大試點范圍,2020年全面推開,明確推進的時間表和路線圖。三是加大宣傳力度。全方位開展輿論宣傳,提高全民環保意識。四是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。市財政5年累計給予回收綠色補償項目資金2654萬元。
二、構建回收轉運處理體系,實現閉環管理
一是源頭監管。多部門聯合執法,確保非標地膜不出廠、不進店、不下地。市農業農村局等6個委辦局聯合下發《關于加快推進農藥包裝和農膜廢棄物回收處置與利用工作的通知》,建立農藥包裝和農膜生產、銷售、使用、回收、處理、再利用及其監管全鏈條管理機制,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,走向法制化軌道。二是過程控制。以村屯廢棄農膜回收點為支撐,目前鄉鎮和街道建立回收站72個,形成“縣—鄉—村”三級網絡回收體系,實現農膜廢棄物“即收即走,跟蹤處置”機制。三是末端治理。積極與相關企業對接,建設塑料薄膜清洗回收生產線,進一步提升廢棄地膜、反光膜等處理再利用的效果。
三、開展可降解地膜中小試驗
鼓勵企業、科研院所等加強產學研用融合,開展可降解地膜中小試驗,有關試驗結果顯示,被試可降解地膜具有改良土壤,促進作物生長、提高抗病性,保護環境等作用,無有害物質殘留,比裸地增產6.7%—29.8%,比裸地增收750.78元,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化學塑料地膜,2022年,落實可降解地膜應用試點任務7935畝。
原標題:地方塑料污染治理典型經驗之十六 | 大連市持續開展農膜及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 探索形成“管、控、治”三步走模式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