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讀:今年底,塑料吸管要“出局”了,它將逐步退出餐飲行業的歷史舞臺,與消費者們說“再見”。根據國家發改委、生態環境部發布《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》,規定到2020年底,全國范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。
【塑料機械網 熱點關注】今年底,塑料吸管要“出局”了,它將逐步退出餐飲行業的歷史舞臺,與消費者們說“再見”。根據國家發改委、生態環境部發布《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》,規定到2020年底,全國范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。
《意見》按照“禁限一批、替代循環一批、規范一批”的原則,分2020年、2022年、2025年三個時間段,明確了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分階段的任務目標。即:
到2020年底,全國范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;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、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,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。
到2022年底,縣城建成區、景區景點餐飲堂食服務,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。
到2025年,地級以上城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30%。
從今年9月1日起,國家將施行《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》,未遵守國家有關禁止、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規定的,將處以1萬至10萬元的罰款。
由此,塑料餐具,尤其是塑料吸管,再一次成為環保關注的焦點。
塑料吸管材質解析
吸管作為我們的日常生活用品,有多種材質,除了塑料,還有紙質、金屬、玻璃。但若論便利性和普及性,塑料吸管當仁不讓。據了解,塑料吸管目前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有聚丙烯(PP)和聚乳酸(PLA)。兩種材質做成的吸管具有不同的優缺點。
聚丙烯吸管: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機械強度,且對于酸、堿、有機溶劑等表現出惰性,且無毒,使用溫度廣,用PP生產的合格吸管可承受80℃左右的高溫,并且遇熱也不會散發出塑料味;但其缺點是不易回收、難降解。
聚乳酸吸管:具有較好的機械性能和可加工性,且聚乳酸制產品在廢棄后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自然的快速降解,是符合環保要求的一類可降解塑料。但由于成本高,市場應用并不如PP這么普及。
據悉,目前市面上PP的部分拉絲牌號如:揚子石化F401,中石化T30S等均可作為塑料吸管的原料。
當然也有一些軟吸管是由聚乙烯(PE)制成的,但PE材質太軟了,做那么薄的壁厚撐不起吸管的形狀,做太厚在成本上不劃算,因此在餐飲行業比較少見。
禁令源頭:污染
數據顯示,我國去年塑料制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,其中塑料吸管近3萬噸,約合460億根,人均使用量超過30根。
市場需求量如此之大的塑料吸管卻遭遇禁令,為什么?大的原因不外乎環境問題。看看諸多新聞報道中觸目驚心的海洋垃圾,一次性塑料制品總是被冠上“罪魁禍首”的名號。塑料吸管因體積小、回收價值低、幾乎不可被回收的特點,也成為了當今海洋垃圾之一。從范圍來說,塑料污染確實是一個巨大的問題。就算不進入海洋,無法回收的塑料吸管被填埋,降解的時間可能長達500年。
另一方面,關于塑料吸管“有毒論”的說法也并不少見。其實正規廠家生產的塑料吸管都采用純料,即使在加熱的情況下也不會釋放任何有毒有害物質,更何況塑料吸管是極少用于熱飲的。但不乏個別不法廠家為了降低生產成本,采用回收料來進行生產。這樣的吸管在使用時,里面的有毒有害物質就會隨之溶解在飲品中,長期使用的話,確實會對人體肝臟、神經系統等形成危害。
成本是塑料吸管與替代品之間大的障礙
縱觀近幾年,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,政策層面上都在推行一次性塑料制品禁令。從一次性塑料袋到一次性塑料吸管,盡管禁而不絕,但不得不承認這就是不可逆轉的大勢。對于塑料吸管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生產廠家而言,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。從禁令中我們可以看出,關鍵詞在于“一次性”和“不可降解”。那么,替代品又有哪些呢?據專家介紹,隨著新材料和新技術的突破創新,塑料吸管的環保替代并非難事;可用可降解的生物塑料替代,紙、竹子、植物秸稈、玻璃、金屬等材料制品的可循環使用的吸管也可取代塑料吸管。但不管是生物塑料還是其他材質,目前面臨的大問題仍是成本。以紙質吸管為例,一根紙制吸管的生產成本在0.1元左右,而塑料吸管的生產成本平均每根只需約0.03元左右,不到前者的1/3,差距較大。
就塑料行業而言,可生物降解塑料市場還比較小,沒有規模效應,成本較高。但塑料吸管在整個塑料制品領域所占比例極小,可以小范圍培養可生物降解塑料市場,一步步把市場做大。當然,重中之重仍是加強對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發,找到更多低成本、可量產的環保塑料替代方案。對于一次性塑料制品生產企業而言,如何轉型升級,初步形成替代品生產能力,并且爭取盡快形成新業務的布局,也成為其目前面臨的大考驗。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